×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北宋飘浮记

第一百七十三章 管闲事的小五儿

罗家班子的户籍落在了保州罗家寨,罗家兄弟小心翼翼地把盖着红色官印的文书揣到怀里,兴高采烈地跟着小五儿回作坊去领人、取东西。

众人途经一个村庄,远远望见街心立了不少人,都勒住马缰,放慢了速度,离近了只听得人声喧闹,有人在喝骂,还有妇人嚎啕大哭的声音。

小五儿从马背上居高临下望过去,见人群中间匍匐着一个妇人在大哭,一家门前有个老头子在喝骂。小五儿停住马,向路边的一个老者拱手问道:“老丈请了,他们这是怎么了?”

那老者打量他们一行人几眼,说:“打架呢,先是这家老娘儿脖中生了瘿,后来家中别人也染了此恶疾,都道是过了这老娘儿的病气,因此她男人要将她赶走。那老娘儿不肯走,被推出门来的,喏,堵住门口的就是她家老头子……”

正说着话,有邻近的妇人将地上的女人扶了起来,小五儿见她脖子肿大,原来是甲状腺增生。正在这时,门口站立的那男人又来相骂,小五儿看了颇为不平,一抬鞭子指着那男人叫道:“那恶汉住手!她这种病我能治,这病并不传染,是你们日常饮食不均衡所致,你若肯善待你家老婆,我便都替你们治好,否则我立马带了她走,你们的病我不管治!”

那男人见小五儿这边人多势众,又有官府中人,不敢硬顶,横了她两眼,嘴里嘟囔了两句什么,拉着旁边的一个半大孩子回家关了大门。

跟着小五儿的乡兵见状跳下马来就要去砸门子,被邱渊拦住了,对周围众人说:“各位乡邻,倘若那妇人没有活路,便可去官府告她男人无故休妻,也可合了伴,去白洋淀边上的作坊里去做工。”

说完便示意小五儿走人。

小五儿从包里扯出一串铜钱给了那妇人,那妇人感激不尽地连连道谢。

离开一段距离之后,邱渊问道:“素未听闻你学过医,怎会有把握治此恶疾?”

小五儿说:“我以前听人讲过个偏方,这个病症状轻的多吃些海带就会好,紫菜也可以。”

邱渊问道:“何为海带?紫菜又是何物?”

“……”

小五儿忽然发现此生二十年的确还没见过海带和紫菜,难道人们还不知道这东西能吃?!那海边岂不是长满了这些东西,还不要钱?强自压制着心中的惊喜,故作淡然道:“海里长的这么宽这么长深绿色的,有铜钱厚,干了是黑褐色的,就是海带。紫菜么,比纸还薄,软软的一大团一大团……”

邱渊邹眉苦思一会儿说道:“从未听说过。”又扭头问他的随从:“陆双允,你曾在登州戍过边,离海边远不远,可曾见过这两种东西?”

陆双允非常肯定地答道:“没有,属下在登州的营地离海边不远,从没见过这两种东西。”

小五儿大吃一惊,愣了片刻,才迟疑地问道:“那,你见过带鱼吗?又细又长,像条带子似的,大概这么长……”小五儿边说边比划。

陆双允说:“刀鱼,兰先生说的应当是刀鱼。海里还有黄鱼、乌贼……”

兰小五儿见他说的还是自己认知的那个大海,立刻松了口气,笑问:“那海里有什么植物?”

陆双允说:“有鹅掌菜、菜莙荙、海白菜……”

小五儿详细问了各种植物的样子,发现菜莙荙竟然是裙带菜,大为高兴,打算到海边加工海菜,运输到内地来卖。

正在憧憬之时,忽听邱渊又叫道:“兰先生!”

“兰先生,你何必管此民间琐事呢?”邱渊非常好奇地问:“我自己小时候遭过难,看到别人遇见难处就想问一下。”小五儿说。

“原来如此。”邱渊点点头,又说:“我听二皇子说前几天你才遇人袭击,怎么还不加些小心,也不管是什么人就要带走,弄到作坊里去?俗话说‘要得无事,少管闲事,’这些琐事哪里管得清?精力有限,做好自己的本分才是。若真想做成点事,也要有矩可循,能分个轻重缓急,正所谓‘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说到这里,又对小五儿的护卫吩咐道:“倘若那瘿疾老媪真去作坊里,要查一下她的根底。”

小五儿听了,拱手笑道:“多谢邱先生教我,但我生性如此,恐怕难以改过。而且我又从中想到一个新的赚钱法子,怎么能说是多管闲事呢?况且夫子也曰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虽没发达,尽一点热心也未尝不可。”

邱渊也笑道:“生性如此?在下私以为,一个人的性情,便是他命运的伏笔,我且等着看你这性情会带来什么!”

回到作坊里,订做的柳枝炭已经送来了,小五儿让木匠做了笔杆,用胶涂了,合在一起,便是一枝炭笔。虽然没有铅笔好用,但贵在方便。

将剩下的炭末捣碎,用面脂和胶水调和成团,做成细条状用笔杆挤住,晾干,世界上第一支眉笔也诞生了。

调整好工艺,开始手工生产,任命作坊主,让他负责观察,以期改进。

又找到郎中,询问脖瘿的治疗,那郎中手里有现成的药方,便取了几付药让人送给那老媪。侍卫回来说,老媪一家早已经和好,也收了药,小五儿听了想起邱渊的话,不禁也暗笑自己多事。

但裙带菜还是要采集的,安排了去沧州收碱面的人,顺路去海边寻找裙带菜的产地,看看有没有人食用储存,尝试着处理晒干后带些回来。

小五儿又给大商人宋员外写了封信,告诉他铅笔已经投入生产,拜托他联络经常出海的朋友,寻找海带和紫菜,带回来培育繁殖,若有其它大宋没有的物种,也一同带回,为鼓励船员们的积极性,还设了奖励。

第一批铅笔和便签本出来的时候,小五儿先给黄二郎、玉簟锦书等管事坊主们各发了一套,然后她惊讶地发现,许多人不识字。思忖良久,只好在作坊区开办夜校,教认字和数学。又开办义学,请了两个先生,教附近的孩子们读书。

想起罗家也有几个孩子,便想去把几个小孩儿接来上学,顺路看看杨延朗口中的“罗家寨子”怎样了。

小五儿一行人,按照杨延朗指的方位找到了罗家寨,原来只有三座草房,罗家兄弟正带着孩子们在下死力开垦荒田,就在田间拄着锄头说了两句话,那里舍得放孩子们走?

小五儿只得去找杨延朗,送了他几套便签本和铅笔,劝他开办夜校,教士兵们识字,提高部下的素质,顺便教罗家班子。

杨延朗这边要练兵、巡逻、修建寨子,但都是按部就班,忙而不乱,倒也能挤出时间来,他自己也正想教那些低级军官们些兵法,便痛快答应了。

小五儿等人回来的时候,又遇到了打架的。

众人走到村边,远远看见一个妇人从一处破房里连滚带爬地冲了出来,随后一个男人追了出来,摁住那妇人就打。

小五儿刚要喝斥,一个护卫催马冲了过去,跳下马来,先将那男人拎了起来扔到地上,留那妇人躺在地上哇哇大哭。

小五儿一行人走到跟前,见那男子呆呆地坐在一边,看那样子怒火已消,不再动手了,便招呼护卫上马走人。

妇人也爬起身来,跟着就走,那男子见状便来拉扯她,边拉边骂:“你这死婆娘,还不跟我回家,等着吃我一顿好打!”

那妇人哇哇乱叫,原来是个哑巴。

小五儿见那妇人披头散发,也遮不住脸上淤青伤痕,忍不住用马鞭指着那男人喝道:“别再打骂人,有你好看!”

那男人便闭了嘴,只是用力把女人往家里拉。

小五儿扭着头,看那哑巴被男人拉回了院里,心中颇为不忍。但有了上次的经验,便不肯再多管闲事。

又向前走了一段,遇见几个老人带着孩子在街边玩耍,想了想,终是下马问道:“村口那个哑巴女人,你们可认得?”

有个老人说:“可是说的赵老四家?是不是看见他家在打架?作孽啊,那女人早晚得被赵老四打死。”

“赵老四为什么老打她?没人管管劝劝吗?”小五儿问道。

那老者说:“赵老四为人蛮横,从他娘老子买了这哑巴来,便整天捶布一样捶打,哪里劝得过来?如今也十几年了,又没个一男半女的,哑巴的罪也快受到头了……”

小五儿听了顿时心生怜悯,对众人拱手道:“诸位乡邻既然知道,请跟我一起看看,也算做个见证,救人一条性命。”

众人一起到了他家院子,见房门紧闭,里面传出叫骂声。那老汉边拍门边叫道:“赵老四,你整天打你的婆娘,如今有官府的人来管了,还不出来说话!”

赵老四开了门,那哑巴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踉踉跄跄冲到门外,缩到人群里,惊恐地看着赵老四。

小五儿怒道:“你立即写了休书,放过一条人命,也算替你自己积点德。”

那老汉说:“还写什么休书,倒抬举他,他可也认得字儿。”

赵老四嘟囔道:“休就休了,如今也变了脾气了,动不动就跑到街上闲站,有时候还找不见人影,要她何用。”

见他这样说,小五儿立即让那妇人收拾了东西跟她走。那妇人畏惧的看看赵老四,也不进屋收拾东西起身就向外走。

众人知道她这是被打怕了,都道可怜。

小五儿谢过众人,留下一个护卫替她牵着马,把她驮到腐竹作坊,安排她做些烧火等杂活儿。自己带了一行人,飞奔回了庄子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