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北宋飘浮记

第一百七十四章 青苗保卫战

罗传田发现,无论他多拼命,都开垦不出他想象中那么多的田地,而且再开垦下去,还可能会耽误了农时,他忽然明白了杨延朗为什么那么痛快就给了他五十亩地,缺人手!一想明白这个原因,他立刻决定回家乡去找人!他和罗传房商量好了,先把开垦好的田地种上,他就动身回蜀中。

二皇子得知这个消息,立刻召邱渊过来商量了好久。然后借小五儿之口,以小商小贩之名,安排了邱渊的手下陆双允和罗传田同行。

罗家兄弟见有人相伴同行,都是大喜,蜀道自古难行,若不是无奈,谁肯再历此颠簸?如今三千里旅途有伴,留下来的罗传房和罗家班子也可少一点担心牵挂,罗传田路上也有个依傍,所以很高兴地接纳了陆双允。

送行的时候,罗小满见陆双允车上放着一笼鸽子,颇为好奇,问道:“陆大叔,你怎么还带着鸽子?”

陆双允说:“自小养熟了,走到哪里带到哪里。”

罗小满道:“我也喜欢小鸟小兽,只养过松鼠,等你回来跟你学养鸽子好不好?”

陆双允笑道:“好啊,正想收个徒弟帮我打杂!先好好干活!”

秧苗出齐,满眼嫩绿。

顺安军大多是本地的老百姓,不乏种地好手,见了这不同以往的鲜嫩颜色,想到以后能收获白花花的大米,十分爱惜,怕被田间的野兔野猪祸害了,自愿在地头搭了窝铺看守,负责屯田的校尉遂安排了轮值。

这天早晨来换班的士卒从远处看见窝棚边上没人,笑骂道:“大老王竟然在睡懒觉,都什么时辰了还没出来!”

将近跟前,忽然发现秧田已不见了昔日里养眼的嫩绿,两个士卒吃惊地细看时,只见田里一片狼藉,秧苗被践踏得不成样子,有的被连根拔起,有的倒伏在地,裸露着一片一片的光秃秃的泥汤地。

“大老王,你们两个吃货,田里怎么成了这样?这怎么……”一个士卒边愤怒地大骂边跑向窝铺,猛然间停住脚闭了嘴,被眼前的惨象惊呆了:床上半坐半跪着一人,身上插满了箭矢,窝铺口的地上倒着一个人,已经看不出模样,不知中了多少刀,满地血迹,显然是听到动静起来察看遭到了敌袭。

杨延朗收到消息顿时大怒,这一阵子没有去偷袭辽兵,他们反倒打上门来了,即刻调集人手,安排反击之策。

两个遭袭的士卒就葬在了田间地头,立了石碑。被毁的秧田旁重新开垦播种,没几天已看得见新发的嫩芽。

这天夜里,一队辽兵奔驰到宋军挖的壕沟前停了下来,探马回来禀告未发现异常,辽兵纷纷下马,留了几个人看马,其余诸人提刀挎弓,跟着带路的探子过了壕沟,向宋军境内摸去。

突然不知道哪里传来一阵夜猫子的叫声,汉儿辽兵陈秉恩不禁猛地停住了脚,他身后的辽兵一头撞到了他身上,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陈秉恩只觉得鸟叫声与平时不一样,带着一股说不出的感觉,但在众人的推搡下,还是跟着向前走去。

猛然东面又响起了布谷鸟的叫声,西面也随之呼应。陈秉恩感觉头皮直发麻,听说杨六郎善于埋伏袭击,到他的地盘上来耍大刀,真是提心吊胆。

又走了几十步,忽然一声尖啸划破了寂静和黑暗,一支响箭带着一串火光飞上了天空。一刹那的明亮撕破黑暗的保护,将众辽兵暴露在了旷野里。

“中埋伏了!”有人绝望地喊道,随即听到破空之声响起,随之而来的是有人中箭惨叫。

混乱中带队的首领大叫:“向前冲,毁了秧苗就没白来!”众人向四周胡乱射箭回击,向前又冲了十来步,只听霹雳一声,右前方一团火带着尖啸声飞了过来,众人尚在惊讶,一声巨响,那团火散作数点火光向众人笼罩过来,一片惨叫声响起,众辽兵纷纷中箭倒地,混乱中陈秉恩也被人推倒了。

随即又是一片“噔噔”地弓弦弹射之声,惨叫声中剩下的辽兵开始四散溃逃,脚步声又将他们的行踪再次出卖给了宋军,弓箭声不绝,惨叫声却渐渐稀疏了下来。

周围有火光亮起,宋军分成数个小队,开始打着火把四处搜寻。

陈秉恩推开压在身上的尸体,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手足并用,向前爬去,宋军会来补刀,藏在尸体堆里就是等死,只有藏在黑暗里,才能躲过宋军的搜捕,如果侥幸能弄到一匹坐骑,上了马就能逃脱。他原本也是个种田的,熟知这片土地,很快找到了一处坑洼,匍匐在那里一动不动,任由远处打扫战场,收拢战马的宋军谈笑声传入耳中。

天色微明的时候,田野里已没有任何声响,他慢慢探起头来,见四野无人,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便向着家乡的方向走去。刚过了壕沟没多远,忽然听到背后有动静。

他不相信地回头一看,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了一个人来,正腾身向他扑来,他闪身避过,两个人打斗在一起,陈秉恩心慌意乱,很快被那人擒住,那人撮唇而叫,发出了一阵布谷鸟的叫声,很快远处有呼应之声传来。

陈秉恩见到杨延朗的时候就叩头就拜:“六郎神,请不要杀我,我没杀过人!”

杨延朗问道:“你口音和他们一样,也是容城人吗?”说着一指捉他回来的王大年。

陈秉恩说:“我是新城人……”

陈秉恩自己说是新城人,原来种地为生,后来被辽兵征夫去运送粮草,最近才回来的,一直在守城,并没杀过人。

杨延朗听了命人查看,见他身上无伤痕,虎口无老茧,又不是罗圈腿,不像常拿刀骑马的人,便姑且相信了他,又问道:“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陈秉恩说:“我回来以后,家人都找不到了,或许是前几年大战时候,跟着宋兵去了大宋。”

杨延朗想起当年雍熙北伐失败以后,确实将北地众多汉民移居回了宋境,便劝他安心留在保州,以后再慢慢寻访家人。遂将他安排在屯田士卒里。

辽兵受挫,并不肯善罢干休,过了两天纠集了新城骑兵和易州骑兵,一起来奔袭容城。

杨延朗得到探报,立刻将城外的巡逻队和暗哨收回城里,并派人速向其它城镇传送消息。

辽兵知道宋军出了新武器,不敢靠近城墙前面,远远地在城外狼奔豕突。

众将士在城头见了个个气得不得了,请求出城一战。

杨延朗见辽兵有所忌惮,己方士气正足,便派了王大年带着一队机灵的步兵抬着一窝蜂,出水神龙等武器出城迎战诱敌,吩咐他切不可贪功冒进,远离城门,以防陷入到敌军中。

王大年称诺,令士卒们将武器藏在人群中,向外便走。

辽军见宋军一个步兵小方阵出来,都住了脚,挨挨挤挤地远远地观望。见宋兵过了护城河便停了下来,不再向前走,纷纷起哄,又见宋兵不为所动,好勇斗狠的辽兵开始挑衅,远远地呼啸而过,或偶尔放上几枝冷箭,宋军依旧没什么反应。

辽兵渐渐放肆起来,一队辽兵纵马掠过宋军箭程之外,来回几次,忽然半途拐弯向宋军扑去,拉弓搭箭,准备一进射程之内就要射出。

忽听宋军阵中一声大喝,士兵们突然向两旁一分,向后退去,露出地上摆着的几个木桶竹筒来。

辽兵知道不好,急忙掉转马头向旁掠去,这时只听得霹雳声声,成百支箭带着尖啸之声攒射过来,最外侧的辽兵顿时纷纷落马,被踩踏而死,失去控制的马匹,四处逃散,远处观望的辽兵见了不禁也是一阵惊呼。

趁着辽兵纷乱,宋军城头一阵锣响,那些宋军竟然从容收队回城了。

辽兵见状大怒,纷纷向前涌去,宋军城头又是一声霹雳,一丛箭雨射来,冲在前面的辽兵中箭落马,辽兵又急退,远远窜开才勒马回望。

见此狼狈情形,辽军大恨,远远地与宋军对峙了半日,直到看见宋军端着碗在城头上吃饭,闻到随风飘出的香气,才恨恨地收兵走了。

见辽兵撤走,宋军一片欢呼,放出探马和巡逻队,四处探查情况,发现秧苗尽毁,两个宋军士卒的墓碑也被毁,还将城北村庄里的百姓拐走不少,宋军士卒也是大恨。

自此之后,宋军干脆将城北的水田放弃,结成偷袭小队,将新城干涸的麦田里仅有的麦子,也偷偷毁掉了。

两军互相搅扰,百姓无法居住,各向自己的腹地移去,中间又渐渐空出一条无人居住的地带来。

杨延朗遂命士卒将北边壕沟与坑塘挖通,在白沟河上建了堤坝,放下水来,将宋辽两地再次隔开。

隔着浑浊的河水,杨延朗向北方眺望着,心中暗想:马上就要插秧了,大面积的水田也不能日夜看护,若是罗传田带来了大批百姓,恐怕也不能整日都缩在堡寨之中,种田练兵都需要场地,如何才能让辽兵无法来干扰呢?

他低头沉思许久,发现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

杨延朗再次抬起头来,他的目光向新城县城的方向望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