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2章 芜湖海关战
愤怒的人群,焚烧教区后,还冲向了:英国**和海关。
芜湖英国**,组织武装顽强抵抗,道台成章发率兵前来保护领馆,**群众。
但打不胜打,群众还是从四面八方涌来,霎时达到万人。
英国领事福特及其妻子,换上中国服装,夹在混乱的人群中逃出海关,跑上莱太号趸船躲避。
愤怒的群众,一次次冲向**和海关,但每次都被海关“志愿武装”击退。
从12日下午5点到翌日凌晨1305,群众已经几进几退。13日下午5点,又发起新攻势也未攻下。
自发的群众,有组织但无军事训练,用的武器是石头砖瓦,“海关志愿兵”虽也临时组成,但有懂军事的英人帮办巴尔上尉的指挥,用的是崭新的李式山寨连发来福枪。
有洋人目击者写道:“一些机灵大胆的纵火犯和抢劫者,被海关志愿兵干掉了。
“这些志愿兵得心应手地使用着手中的武器。的确,他们对暴徒的几次攻击,表现出第一流水平…石块颇为凶狠地击中一些海关志愿兵。
“志愿兵们,再次奉命冲锋,枪刺和优秀的指挥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其结果暴徒们被赶得更远了。
“但是,他们似乎决心再次试试投掷石块的威力,海关志愿兵们的确被迫后退。
“于是,暴徒们叫嚷着、呵斥着前进。”
就这样,两军对峙拉锯了2个昼夜,未分胜负。
安徽巡抚沈秉成,由上海乘轮回安庆,途经芜湖,听到枪声,立即停泊上岸,增派兵勇至500余人,开枪**。
两江总督刘坤一接到急报,也急忙派出兵轮,星夜赶到芜湖江面。
为驱散群众,这俩父母官竟悍然命令兵轮:开炮轰击,“彻底击溃了他们。
“于是,人群开始慢慢地、悄悄地散去,但最后仍然残留着一批亡命之徒。”
此时,法教士的告急电报也飞到了上海法国总领馆,总领事华格臬,立即调集上海法驻军,乘法国军舰变幻号,于5月16日凌晨5时驶抵芜湖江面,武装威胁官府,否则登岸扫荡。
这就是芜湖教案的全过程,本来只与英法两国有关,但出于共同的利益,美德日、意比西、俄7国,一起联名向总衙提交照会,表达强烈抗议。
总衙屈服于9国的压力,对芜湖群众进行了疯狂的**。
两江总督刘坤一,下令:
增调大批清军,到芜湖日夜巡逻;
逮捕和监禁大批平民百姓。
反教斗争的带头人:王光金、傅有顺2人被捕后,未经任何审讯,即被定为:“匪党”就地正法,传首到江宁、镇江、上海等地示众。
许多被捕群众,则“各按情罪轻重,分别监禁加责”。
芜湖海关道台成章发、知县王焕煕等,被视为“防范不力”撤职,调省申饬。
至此,这场震惊全国的反教斗争被压下去了,但是芜湖人民并不就此罢休,他们继续在街头遍贴揭帖,揭露洋人、教会罪行和官府替洋人效劳的可耻行径,号召人民继续斗争。
芜湖反洋教斗争的消息,迅速传遍安徽全省各地,从省城安庆、临近的和州、池州,到边远的皖西、皖南和淮北诸地区的六安、宣城、宁国、休宁、屯溪、颖州、蒙城等地群众无不闻风而动,后来也发起了反洋教斗争。
接着,整个长江中下游诸省,如江苏省属之丹阳、金匮、无锡、阳湖、如皋、镇江,湖北省属宜昌、鄂赣交界处之武穴等地,也发生了教案。
总之,芜湖教案揭开了长江教案的序幕。
芜湖教案发生后,法国教士、领事向各地政府提出严重交涉,并在赔款、买地、建堂等问题上任意要挟,提出种种无理条件。
两江总督刘坤一,饬令江海关道聂缉椝,与法国总领事华格臬等“妥为筹商”。
由于华格臬讨价还价,致使交涉长达5个月之久,直到10月10日才议妥如下三款——
第一,赔偿关平11.1万两,合规银123654两,由沪道交付;
第二,教堂毗连地名八角亭,由官筑墙,高丈二,由教堂之西墙边圈至北面墙止,不准闲人出入,并派人看守;
第三,准教士在教堂左近随时自行与百姓妥商购地,华官帮同办理;
又教士尸棺被辱,坚索两地,再三理论,议给规银2500两,由教士自购地埋葬,不入合同,不动公款,由该道捐给。
10月20日,双方签字画押,合同生效。
这要解释一下:第一条中的关平两,不是官银两,来源于:鸦片战争前,上海豆商交易用的规银,即规元,也叫:豆规银、九八规元。
上海开租界后,最初以本洋为标准货币,后因本洋枯竭,市价屡涨,1856年改规元为标准,只作记账之用,并无实银,须折合成上海银炉所铸之二七宝银使用。
宝银折成规元,须经批估和九八升算即除以0.98手续。宝银每枚重漕平50两左右、 经公估局批估,合成纹银,例升2.7两,使用时,再经九八升算,合规银53.7755两,关平每两重37.7994克,漕平每两36.65克,故:关平11.1万两,合规银123654两。
芜湖人民搞不懂这个,对该协议极为不满,认为教堂损失不过4万两,索赔显然太多。
教堂扩圈地皮,包括八角亭在内的整个鹤儿山地区,人民坚决抵制。
有觉悟很高的群众,提出了口号:“国家土地虽尺寸不能轻易割让”,还准备进行流血斗争加以保卫。
芜湖缙绅也联名上书,声言:“该山坟冢累累,太难迁移,决不承认!”
该合同,在围圈地段问题上留有双方会商:“相度地势妥酌办理”活口,法国传教士也怕再引反抗风潮,才不得不放弃全占鹤儿山区的计划,改成勒索更多银两相抵作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