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王小波
邱渊辗转收到密信,陷入了沉思之中:既然蜀地已有这么多人造反过,京中却并无动静,邸报上也只是一笔带过,平民百姓甚至都闻所未闻,说明这事还没引起朝中重视,时机还不成熟,事态还不够严重。
邱渊深思熟虑之后,写了几个字,收拾好,将信鸽放飞了。
陆双允没想到起义爆发的这么猛烈,才刚刚几天已经聚集了五六千的人,看来百姓积怨太深了。
想到他们进川的主要目标,就是把川里难民带回北疆,看这样子,只怕世道一乱,大部分百姓都会卷入起义中,又想起罗传田也会武艺,万一他改变了初衷,这首要目标就难完成了,要及早动员罗传田回北疆,或许能带动一些胆小怕事的百姓跟着他逃难离开。因此借口有事回到罗传田的岳丈家。
一大家子人正围坐在院里,见他们进来都盯着看。
罗传田松了口气,起身埋怨道:“你可回来了!兰姑娘托我带你进川,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回去了怎么给兰姑娘交待?这事恐怕不能善了,趁官兵还没来,咱们赶紧走吧。”
大舅哥更是笑嘻嘻地不停冷嘲热讽:“哟,这就有了跟班的了?看来出将入相的是你啊……”
连大姐夫都满脸不快地责备他:“陆老弟,你这可不够意思!是我带你去水神社的,起事的时候怎么不喊上我?如今我被他们圈在家里出不去了,白白错失了好机会。”
陆双允忙示意两个脚伕把背的东西放到地上,满脸带笑地对大家陪不是:“让大家替我着急了!那天水神社被逼起事的时候,我正好在场,就被卷了进去!也实在是官府和王员外逼迫太急……”
大舅哥笑道:“卷了进去?他们拿刀逼你去的?还是绑着你去的?”
罗传田忙将两人岔开,问陆双允道:“我们打算去北疆,你一起走么?”
陆双允听了心中暗喜,说:“我在这里遇见个乡亲,是个大客商,来贩卖茶饼的,要留我在这里帮忙,你们先走!正好有一批茶饼要运回去,就不另外雇脚伕了,你们替他运回去,也挣个盘缠!路上若有事,跟队的管家会去解决,你们也少些麻烦,再找上几个人一起……”
大舅哥几次要插科打诨,都被罗传田拦住,听到后面,见解决了一个大困难,才点点头说:“这才是人……朋友该做的事。”
陆双允只当没听到,对罗传田说:“既然打算走,就及早走,我见那些跟着起事的人越来越多,也颇有些借机报仇或抢掠的,只怕越来越乱,趁现在他们只针对大户和当官的,赶紧上路。”
罗传田等人原本就准备好了,听了他的建议,即刻叫人通知一起走的人,把仅有的一点家当搬上鸡公车,推着就走。
陆双允让手下把分到的两袋财物放到了罗传田的车上,见他要推辞,忙说:“一点粮食和盘缠,你们人多,先拿着路上用,平安到达北疆就是帮我的忙了,专程拿来的。”
人穷志短,罗传田如今带了好几家子人,手中正紧,心下暗想,到了北疆,不愁手中无钱,日后再还不迟,便不再推拒。
陆双允抽空到鸽窝一瞧,果然鸽子回来了,取出纸卷打开一看,顿时倒抽一口气:“促之称王”!
这是要送王小波的命啊?四处一望,见没人注意,把纸条塞到嘴里嚼了。
路上有人看到车队,打听得是要逃难离乡的,有怕战乱的老实本分百姓便也拖家带口跟了上来。
罗传田见队伍在拉长,不禁脸有喜色,陆双允也暗道得计,安排了人手冒充管家跟着队伍同行,以防沿途出变故。
王小波率领义军一路攻克了邛州崇州,访得境内哪家是豪绅大户,便率众围攻,把获得的财物除了留下做军粮物资的,其余全均了贫富,抓住的富豪,有老百姓恨之入骨的,或是拼死与义军做对的,统统杀死。又整顿军纪,不许借机寻衅欺压百姓,众人响应。
一时间,原来贫苦的佃户们个个喜笑颜开,有钱的个个战战兢兢、连夜逃离。
见义军已经占了几个州县,聚集了上万人的队伍,陆双允趁着众人欢饮庆祝的时候建议道:“咱们如今人数也不少了,何不也起个名号,做面旗子?”
听了这话,立刻有人兴兴头头地接过话头:“正是,咱们也建个平均国,大头领你就是平均王!”众人纷纷附合。
王小波听了忙摆手,说:“我王小波就是土锅村的个种茶的,十里八乡哪个不知?刚有口饭吃就装起天王老子来了,岂不让乡亲们笑话我忘本?”
众头领不依,嚷嚷道:“没你领着起事谁都吃不上饭,哪个敢不服?”
王小波说:“我寻思着自己没那么大福气,倘若日后真能打出个太平世界来,自会有人出来顺天应运,李顺可能是宫里流落出来的蜀王后人,相貌堂堂,恐怕这运气会应在他身上。只不过如今才到哪里?这事休要提起,大家齐心打走贪官劣绅才是正经!愿意做旗子,各头领都做面旗,也好相认。”
陆双允见王小波极有定力,众人撺掇的话并未影响到他,不禁对他又多了一份敬佩。
陆双允久在北疆,见识过宋辽大战动辄数万人、几十万人的对垒,边疆禁军的战斗力,远非本地的永康军所能比,他坚信,这么万儿八千的草头军,几个对阵就能消灭掉,而依据惯例,叛乱造反者的首领若被抓住,必定会受尽折磨千刀万刮。
王小波拒绝了称王,到底是因为算计还是纯朴并不重要,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想他一个佃户忽然成了数千人的首领,能定他人生死,却没有盲目自大,都让陆双允刮目相看。
当然,李顺脸上一闪而过的欣喜之色没逃得过他的眼睛。
众首领商量了半天,决定去攻打彭山,义军听了顿时欢呼。
原来这里面有个缘故。彭山县令齐元振一向狡猾刁钻,前几年朝廷风闻川里百官贪腐,曾派人进川调查。齐元振得知消息后,将家财分散藏在百姓家中,又探得官员习性,不免在朝中官员到来之际自导自演了两场好戏,博得那官员好感。
官员回京后禀报朝廷,整个蜀中全都是贪官,只有齐元振一人清廉能干。皇上大喜,下诏褒奖。
齐元振大为得意,把皇上的诏书当作了护身符,更加放肆地苛刻贪酷,害得老百姓只愿求死不愿求生,传扬的各邻县都知道了他齐元振的大名。
齐元振听说义军向彭山县方向来了,顿时冷笑一声:“来得好!小贼,当我与那青城、邛州、崇州一般,都是无用之辈么?也叫他们见识我的手段。来人!即刻传县尉来,召集衙中诸般杂役,令富户各出家丁粮草,百姓出徭役,齐上城墙!”
齐元振将城防布置得水桶一般,自认无虞,站在城墙上和义军对恃,弓箭礌石将义军逼得无法近前。
他正得意洋洋地俯视着城外乱嘈嘈的人群,忽然听到身边有人倒抽了口冷气,扭头一看,身后城中不知何时聚集了大量破衣烂衫的百姓,他们手执棍棒,悄无声息地站在那里,一个个正用仇恨的眼神望着他。
齐元振正要大声喝斥,人群里不知是谁发了声喊:“打死齐元振!”那些往日里驯顺的百姓一齐向城墙上拥了过来,齐元振身边的六部衙役腹背受敌,顿时四散而开,把他自己显露出来。
城内外百姓互相响应,很快拿下了彭山县城。
王小波看到的是齐元振的死尸。
即便齐元振已死,王小波还是令义军将齐元振剖腹弃心,肚内填满铜钱,高高悬挂起来。他对彭城百姓大声喊道:“齐元振一心贪钱,不管咱们的死活,今天就如他的愿,让他长个钱心钱肺!”又让义军除了军粮军资,其他财物统统分发到百姓手里,顿时百姓一片欢呼。
陆双允再次提起称王的事来,又被王小波拒绝了,陆双允心底有了一点杀意,暗自琢磨道:如果控制不住王小波,就干脆扶植李顺。心中不免又有惺惺相惜之意,打算等等再说。
义军乘胜直奔江原。
江原守将张杞率军迎战,官兵竟然被义军打得节节败退,张杞又气又恨,忽看到“王”字旗下那人没有穿戴盔甲,正专心指挥战斗,身边也无人防备,悄悄摘弓拉弦,向王小波连连射出几支冷箭。
陆双允站在王小波身后,观察着整个战场的局势,正暗自感慨地方军的无能,忽然看见对方将官正向这边张弓射箭,急忙抽刀要上前拔打箭支,忽然想到这是个除掉王小波的机会,便停住了脚步。
王小波忽然觉得有大力撞击额头,一个趔趄向后倒去。身边众人七手八脚把他扶住,忙乱中冷箭又射中两个人,一时有些混乱。
王小波额头中箭,顿时大怒,削断箭支,跃下山坡,直向敌将冲去,众人急忙追了上来,一齐杀向敌阵。
义军见王小波的将旗冲向敌阵,更加奋勇杀敌,顷刻间冲乱了敌军阵脚,王小波一伙人将张杞团团围住,乱刀砍死了。
城头守军见张杞已死,顿时大乱,义军乘机攻破城门,冲了进去。
王小波额头的箭取不出来,引发了多种并发症,昏迷不醒,眼见时日无多了,义军的情绪也有些低迷。
趁水神社众人都在,陆双允说:“群龙不能无首,大头领如今重伤,不如找人暂时替代,等大头领伤好再做安排,别引起军中混乱。”说着不时瞟向李顺,众人不觉也都望向李顺。其中即便有人心中有想法,见此情景,也认为李顺是众望所归,一时也不好说什么了。
李顺被推举为暂时的大首领。
没过两天,王小波去世了,李顺就顺理成章地接替了他的位置。
陆双允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