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海上对决(一)
缅甸腊戍远征军司令部,杜聿明的脸上全是怒气。南疆共和国的做法让他是气不打一处来,凭借着部队的战斗力完全可以消灭日军部队,可是却保存实力,把日军整个南方方面军全部的赶入缅甸北部。现在已经完全失去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日军。一股脑的全部进入缅甸,现在日军的130师团已经越过萨尔温江。131师团已经向英军驻缅部队发起进攻,后续的48,49师团虽然遭到了南疆军的重创,可是战斗力仍然不可小视。现在四个师团的兵力完全压向了远征军,让远征军陷入了绝境。
还有一点的是在仰光的战斗中英军部队擅自后撤,把远征军的侧翼完全暴露在日军49师团的进攻之下。让本来就危机四伏的远征军更加的危险。
如果继续战斗下去,远征军就可能被日军的六个师团分割包围,完全吃掉。可是现在已经被快速推进的日军部队截断了后路,滇缅公路已经被切断。
军事会议刚一开始,就陷入僵局。以孙立人为首的美国派要求全部的退入印度,而杜聿明却坚持要退回国内。而第66军甘丽初军长这一派则认为应该联系南疆共和国的国防军和他们联手与日军战斗。
现在三派各不相让,军事会议变成了吵架会议。罗卓英的资历根本就驾驭不了这些人。而且每一个都有不小的背景。现在他这个司令倒成了摆设,可是总指挥美国将军史迪威并不在,英国军队的司令哈罗德亚历山大也随英军撤到了曼德勒。
唐晓可不管这些,对于齐天龙要求他一定要保住远征军十万士兵的生命,他不以为然。在如何对待国民政府这一点上,唐晓和齐天龙意见相左。在唐晓看来为了长远的利益必须牺牲眼前的利益,哪怕做出重大的牺牲也在所不惜。
对把生命看得高于一切的齐天龙来说宁可放弃一些利益也不想损失过多的生命。两个人的分歧最初产生在如何对待地主的问题上,到后来在对待国民政府这一点上都没有达成过一致意见。
齐天龙同意唐晓的战略部署,把日军赶到缅甸去对付那里的英国军队,迫使英国答应铁血和南疆共和国提出的条件。只是有一个前提,他不想看到十万远征军丧命在野人山。所以告诉唐晓,必须是在保证远征军正常撤退的情况下才能办好。可是在这一点上唐晓并没有听齐天龙的,而是把六个师团的鬼子全部赶向了缅甸,在缅甸不光是英军,还有十万远征军。
西村琢磨现在已经多少明白一点唐晓的计划,他现在琢磨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因此他不再顾忌后面的南疆国防军,而是把兵力全部投入缅甸,两个师团在曼德勒包围了五万英军。四个师团包围了在腊戍和仰光的十万中国远征军。
现在要是凭借着两个军的南疆国防军救出这些部队显然是不可能的。对于唐晓的这一做法。齐天龙在失望之余也有了一丝怒气。他能容忍别人有野心,有权利欲望。但是前提是不能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唐晓想在东南半岛自立门户,齐天龙不管,也支持他去做,毕竟是当初说好的事情。齐天龙经过叶眉的一番说教也多少放开心胸。不再因为被唐晓牵着走而恼怒。在这次的战略分配上,就决定按着唐晓的战略计划实行。因此通知盛天佑执行唐晓的计划。
可是现在已经超出了齐天龙的底线,因此他以最快的速度组建完成第三兵团。调动刘占云的海军舰队运送这些步兵在海防登陆。由第三兵团司令高建彬全权指挥缅甸战役。设法达到唐晓的目的,但是前提是保住中国远征军。确保滇缅公路的畅通,不惜消灭在缅甸的日军部队。
唐晓听到齐天龙的安排,他长叹一声。他不明白齐天龙怎么就看不透自己的安排,牺牲几万远征军,他完全可以连泰国一起并入南疆的版图。
看到齐天龙的刻意安排,唐晓决定不再过问缅甸的军事问题,他看的出齐天龙已经动怒。没想到齐天龙把他为国家挣得更大领土空间的行为看成了完全是为了个人的野心。想到齐天龙对自己不信任的态度,唐晓的心情是灰色的。因此他下令部队停止前进,转向老挝方向。把缅甸战局交给了高建彬。
唐晓向在整个二战期间一直保持中立的泰国王室发出边境勘定的照会。泰国的最高统治者阿杜德王朝八世,伽德买也是一个精明的王者,君主立宪制的实施让资本主义席卷世界的时候,保住了王室的地位。二战截止到今天,泰国虽然一直是英国和法国以及美国的欺压对象,但是并不像越南和缅甸一样彻底的沦为殖民地。还保持这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对于日本对东南半岛的入侵。聪明的伽德买国王最先和日本签署了和平协定,保持中立。日本也需要一个可以缓冲的国家,因此没有入侵泰国。唐晓就是因为知道这个历史,他想把日军逼入泰国,然后再挥兵进入泰国达到把泰国并入南疆版图的目的。这样就必须牺牲在缅甸的一部分中国远征军。可是齐天龙否定了他的意图,让唐晓十分的失望。立即向泰国发出照会。
泰国的国王伽德买虽然没有了解到唐晓的真实意图,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还是敏锐的感觉到了这个新兴的南疆共和国的扩张野心。现在接到这个照会没有怠慢。立即派出人员与南疆共和国进行边境勘察和确定。凭借着军事上的强硬态度,唐晓的边境向泰国推进了百里距离,可是泰国现在为了不给南疆共和国出兵的理由,只好按着这个边境确定了双方的边界并同时发布公告。既然唐晓不再关心军事问题,他把精力完全放在了内政方面。
老挝王室被取消,保有尊贵社会地位和财产。不再具有行政权力。柬埔寨也是一样的处理方法,这让两国的反抗阻力变到最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行政区域划分。大批的汉族人被分到各个地区,学校在各地和政府同时建立。
工业上已经完成了体系建设,农业土地全部国有化。对于大地主的土地国家给予一定的补偿,在铁血没有实行的一套,在这一片土地上唐晓把自己的想法全部得以实施。
在金钱和屠刀的面前,那些拥有大面积土地的王室和地主明智的选择了金钱。因为没有谁傻到去选择屠刀。在这些大地主得到国家补偿的同时,唐晓的工厂也对外开放,新技术公开拍卖。这些失去土地的财主马上就变成了工业厂主。在唐晓预料中的结果,也都一一出现。
雷厉风行的高压手段和相应的补偿政策,让三个国家的民族达到了空前的快速融合。唐晓是知道民族文化的强劲力量,不断的加大汉文化的推广,汉语和汉文成为南疆共和国的官方文字和语言。因为有大批的中国移民进入,在工作和生活中为了方便汉语的推广速度超过了任何一项政策的速度。
唐晓没有把这里看做是自己的殖民地,而是自己真正的国家,这样的情况下,是不会得到人民的反抗的。就在齐天龙加大对日作战的时候。在缅甸的战局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局的时候,唐晓却在不断的充实南疆共和国的内在力量。
几个月的时间不长,可是在听到海上决战已经拉开的时候。唐晓接到英国的要求。铁血第二兵团已经把日军围在曼德勒。会同中国远征军和英军部队,彻底包围日军部队。现在还剩下不到四个师团的日军部队。这场战争已经走到了最后的时刻,邀请南疆共和国的目的就是向大家宣布:一切事情由唐晓领导的南疆共和国来和英国商谈细节问题。
高建彬把铁血的防守地段移交给南疆共和国的国防第一军。全部部队在海防集结。会同南海舰队,准备在海南岛登陆,这是铁血进攻中国海南的前兆。
就在高建彬的第二兵团进行海南岛登陆作战准备的时候,最大的海上战斗终于爆发。
因为铁血的步兵独立兵团已经在中国整编完事。**方面的铁血部队集结于**晋州和大邱一带。分兵加强了济州岛的兵力,而海军舰队全部到达釜山港。
对于齐天龙准备在日本本土进行登陆的作战意图,日本现在是惊慌失措。一面出动在东京的联合舰队进驻九州,一面请求美国出面进行调停。
刘占云现在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他等得就是日本联合舰队进入黄海海域,他还不想在太平洋上打一场海战,因为日军的联合舰队是不会离开东京湾的。那样铁血舰队会失去路基飞机的支援,而日军舰队却可以得到日本本土的空军支援。
时间到达1942年的8月5日。
天气晴朗,海面上风力不大,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铁血渤海舰队五艘航空母舰,联合一百多艘大小舰艇,和海下潜艇舰队,绕过济州岛。向日本的九州岛驶去。
这一次做好准备的不只是铁血海军,路基空军整整集结了上千架飞机,布置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以及**半岛。这些飞机都调给了海军刘占云指挥。
对于铁血的行动并不是多么的保密。日本联合舰队山本五十六大将十分清楚,他也知道这是决定命运的一战。铁血八艘航母只是出动了五艘。在南海的三艘并没有调回,这让山本知道齐天龙并不是要打一场海战。而是抱着消灭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目的。因此它集中了大小十三艘航空母舰。在陆地集中了一千三百架飞机,无论是军舰数量还是飞机数量都超过了铁血,在这样的近海内,航空母舰的作用并不明显。在对海岸攻击上不如一艘战列舰或者巡洋舰。可是唯一的优势就是这上面拥有飞机。这一次已经是日本能调动的最大力量,摆在山本面前的就是一个结论,胜则日本从此解除危机,败则全面失掉海上能力,只能进行本土防御作战。
同样的天空和同样的阳光,看在三本五十六的眼里是那样的不**。
华北方面军已经被包围三十万军队,在东北的七十万军队也被挤压在吉林和黑龙江两个省的地方之内。在武汉被围的部队达到近二十万。在缅甸的部队剩下的不到十万。整个中国长江以南还有五十万部队。前前后后在中国战场已经消耗了六七十万部队。要是经济上不垮,日本还可以再组建一百个师团。可是没有物资和经济能力的日本再也组建不起任何一支部队。这就是大日本帝国的悲哀。
刘占云站在指挥部的地图前说道:“这一次说是海军决战,还不如说是海陆空的总体决战,因此我们把作战目的说一下。”
第一阶段的战斗是空军的战斗。联合航空部队的主要作战目标是日本九州各岛屿和九州岛上的日本飞机场。这一个阶段的战斗要不惜代价的摧毁日军的飞机场。具体作战计划由空军司令巴正清将军负责指挥。
第二阶段是海军的战斗,主要是日军的联合舰队,和航空母舰,这是海空军的联合作战。由海军司令刘占云亲自指挥。
第三阶段的战斗是陆海空三军的统一行动,完成在日本九州登陆作战。由吴焕发司令亲自指挥。
5日的上午,在九州岛长崎港湾的海军陆地指挥部里,山本看着面前的海区图,他猛然想到,开战第一步就是摧毁敌方的空军机场,既然已经到了不可不战的地步,自己怎么会等待敌人的进攻,失去战场主动权。这不是远洋作战,双方并不知道彼此舰队的位置,即使是远洋作战也是谁先发现对方的舰队,谁就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
现在铁血海军就在釜山港。陆地的飞机场也不会跑。为什么非要等待敌人的进攻。他心里一阵懊恼。立即传令让空军制定进攻铁血飞机场的计划。
可是山本的命令刚刚传达出去,长崎上空响起了凄厉的警报声。山本的脸色发白,他失去了最后一次机会。铁血已经率先发动了进攻,以刘占云以往的作战部署来看,他不会只进攻一个长崎。
山本大将在参谋的帮助下进入地下防空指挥部。他立即找来空军部队的司令千叶稻中将:“千叶君,我们失去了最好的进攻时间。命令没有遭到进攻的机场飞机,立即起飞,对铁血沿海和**的飞机场进行轰炸,必须摧毁这些机场,免除后患。”
千叶稻中将明白这样是挽救败局的唯一希望。立即给在九州和四国,以及大隅岛的飞机场下达命令,轰炸机和战斗机全部起空对铁血的飞机场进行全方位的轰炸。
山本这样做是绝对有把握的,双方不进行空战,而是相互进行这样的轰炸,最后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最后失去飞机的降落地点只好转场飞往远的机场。
如果铁血失去空军的支援,日本联合舰队绝对的占上风。因为铁血只有五艘航母,而日军却有十三艘航空母舰。数量上是铁血的两倍多,铁血航母没有陆基飞机的支援。铁血的海军可不是日本联合舰队的对手,当山本知道失去先机的时候,他有些懊恼。现在的他宁可在天空中与铁血弄得两败俱伤,然后凭借航母众多的优势消灭铁血海军。彻底的铲除掉这个祸害。
当知道日军的飞机起飞,进攻铁血沿海和**机场的时候。刘占云就知道山本打的如意算盘。他等待的就是这个时机。立即命令舰队全部起航驶向太平洋深处,同时增加的五架空中预警机全部升空,在周围四百海里的范围内保持跟踪日军的联合舰队。
在刘占云的舰队离开釜山港驶向太平洋深处的时候,山本的脸上露出了冷笑。他认为自己的部署起了效果,失去路基保护的铁血舰队不得不离开沿海基地,躲避到太平洋深处。
利用无数架飞机换来的海上优势山本怎么会放过?他立即启动庞大的海上舰队向太平洋方向进行搜寻,他要找到这支舰队把它送进海底。铁血海军驶向太平洋深处,失去了陆基飞机的保护,怎么可能是日本联合舰队的对手?
“报告”参谋进来,递给山本一个报告说道:“这是电子监听刚刚得到的铁血电台信号,根据信号的方向确定,铁血海军正在向南海方向航行,距离我们大约四百海里。”
这是日军侦察机的极限距离。舰载机是没有这么远的作战半径。山本把报告放到桌子上:“哼,想躲到南疆共和国的保护之下,门都没有。他立即请求上海,广州和海南岛,台湾一带的路基侦察机进行远距离侦查,发现铁血舰队立即攻击。拖住他们南逃的速度。”
下达完这个命令后又对另一个参谋说道:“命令舰队进入战斗速度向前追赶。拉近与铁血舰队的距离到三百海里,现在派出侦察机,进行最远的侦查,发现铁血军舰立即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