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改变

第二十三章 制作弓雷

第二十三章 南下准备九

李云鹤把制作工具的铸件都打磨完了。用錾子把制作挫的铸铁板几个面分别錾成横纹斜纹网状纹,什么圆的方的尖的大大小小的做了不少,按张知木的要求,用缸泥包着碳粉分别把工具包起来,放在炉边,慢慢烘干,发现有裂纹立刻用泥封严。其实老铁匠都是这样制作工具的,据说《天工开物》里就有记载,但张知木讲给李云鹤的是,这叫表面渗碳技术。还有一道工序就是,泥干了后要在炉子上烧。

远远地看见回来的三个人喜气洋洋的表情,黄玉坤那揪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回到窑岗的张知木,第一件事儿是给孩子们分好吃的、好玩的。孩子们最高兴的事就是张知木去秀蓉城,多数时候张知木回来都不会空着手。

陈玉锋也笑着说:“孩子们都让你惯坏了。”

等张知木分完东西,把事情经过说了一下,大家都很高兴,一件压在心里的大事总算过去了。

晚上,用新买的茶壶泡了一壶茶,把陈玉锋叫道自己的房间。张知木说:“陈叔,今天的事办的太好了。以后在晋北,能对我们有威胁的大股土匪就不多了,真有啥事,牛头山也是个依靠,但没事时,尽量不要和牛头山公开来往,那些东厂西厂锦衣卫等朝廷的鹰犬可不是省油的灯。估计明天弓雷试验也不会有大问题,手雷我们已经成功了嘛。估计再有几天火枪也能搞成。都好了,就该启程南下了。”张知木喝了口茶,说:“南下前,有几个问题,想跟你老商量一下。第一件事是,南下的人员,南下我们要押运粮食回来,需要很多人,如果雇镖局的话要很多银子,尤其是粮食这东西,量多钱少,可能成本都够不上,运到家弄不好,比家里便宜不了多少。尤其是,我们有了手雷、弓雷和火枪,我更想自己押运,但我们现在人太少。而且还不能全都南下,家里必须得留人。也是老天照顾,我们现在这几个人,都是要德有德要才有才,将来都是可堪大用。不过最近我很看好两个人,一是李云鹤,这次南下,我不想让他去了,一旦我们真有啥意外,有他在,黄玉坤母子就有依靠,他在家我们就可以没了后顾之忧,另外,他的手艺,更是有大用。再就是李菁,他我们这次带着,能起大作用,也让他历练历练,以后这也是左膀右臂。”

“人你放心,我师弟那有几个人,凌水码头上更不用说,有一批身手不错的,要多少有多少。我去招呼一声就行。”陈玉锋说。

“那就从凌水码头找。你师弟那,作为一个有事应急的后备。”张知木说。

“你大概需要多少人?”

“怎么也得二十人吧?”

“那没问题,二百也有。凌水码头那些人,能上跳板的腿脚都灵活,身手好又在那吃苦的,人品就不会太差,不然早去当土匪了。”陈玉锋说道。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既然我们南下去了,就别空手去,我想带些南方需要的货去,回来时也不能光运粮食回来,那样太亏了。运点什么好,这段时间,我们都好好想一想。”张知木说。

陈玉锋喝着茶,说:“本来,见你一直在忙,想等你忙完再跟你说这些,看来你是早就有打算。等你把火枪试完,我们再详细说这事,一定计划好,带的货,走的路线都要谋划好。不过有一样,我想应该可以考虑。现在有了牛头山的铜牌,从这到杀虎口就是条通途,别人走不了的我们可以走。南方需要的马匹、皮货可以到杀虎口去运些过来。”

“是啊,陈叔,能不能从凌水码头先请几个人过来,一是到杀虎口需要人,二是我们的武器也需要熟悉一下、训练训练。其它再多的人,我们从凌水码头走时,再带上就行了。”张知木说。

“那好,明天试完弓雷,就开始准备再盖一排房子,不然来人了不好安排,现在蔡夫人一家和黄玉坤他们挤着,不是长久之计。”陈玉锋说。

“明天试完了,我和李云鹤弄枪,你开始张罗盖房子。这次,要盖好些的房子,最起码是青砖照面的瓦房。不然,象这草房,沾点火就着。”张知木说。

试弓雷时,张知木让李云鹤在十丈远的地方竖了一块两寸厚的大木板。为了发射带尾翅的弓雷的方便,在弩的滑道上,新做了一个像小车一样的发射架,挂上弩以后,把弓雷放到发射架上。为了试一下弓雷前端利刃的到底怎样,张知木让李云鹤先别点火,直接发射。第一发,射高了,直接插在远处的地上;调整一下,结果第二发又射近了,直接关在地上;第三发射中了,稳稳地扎在木板上,两寸的木板直接穿透。陈玉锋说,不用炸,扎到人也是没命。

这次弓雷比手雷重些,算上那个尾翅,有一斤二两重,火药比手雷装得多,有十两重,壳体比手雷薄些。是一个细长的流线型。实验爆炸弓雷时,张知木让大家都离远点,让李云鹤拿着弩瞄准,张知木亲自点燃了火捻,李云鹤一扣扳机,弓雷很平稳的画了一个烟弧,扎到了木板上,一会轰的一声,弓雷爆炸了,觉得声音比手雷大多了,再一看,那块木板被炸得粉碎。孩子们先蹦起来,大家也一阵欢呼。接着又试了几颗,非常理想,当然没忘又炸了些鱼上来。

中午吃饭时,张知木就把和陈叔商量的事跟黄玉坤说了,黄玉坤说,她没意见。黄玉坤也把家里的事跟张知木说了一下。当时,各种信息还是非常闭塞的,人们脑子里的信息都非常简单。象黄玉坤这种头脑非常聪明的人,就把张知木教给的事情记得清清楚楚,又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她把饲养的动物,观察的仔仔细细,一点点变化,都记在心里。兔子已经下了好几窝了。几只狐狸也开始下崽了,每只狐狸都能下十几只,死掉的崽子已经都拿出扔掉了。两只母羊都怀孕了。有两只母猪也怀孕了。

“记住,小狐狸五十天就可以断奶。提前就喂些小鱼啊等好饲料。大些就分窝。”张知木嘱咐。

“放心吧,忙你的大事吧!”黄玉坤说。张知木心里觉得很温馨。

“哎,一直想跟你说,那个沼气太好用了,现在一天到晚的用,都用不完。”黄玉坤说。

“不是说大粪做出的饭,都不吃吗?哈哈!等着吧,以后会有更方便的东西。”张知木拍着胸脯说。

午饭后,陈玉锋就带着李菁一人骑一匹马,又每人各牵了三匹马,奔凌水码头了。之前,张知木给刘云、李威、李菁各四十五两银子,告诉他们,他们骑来的三匹马就算买下了,平时他们骑,有事时大家用。开始,三人坚决不收钱,陈玉锋发话了,才收下。

李云鹤制作枪管时,张知木是一直跟着的,因为这是能否做出抢的关键。

首先制作工具,点起打铁用的炭炉,把已经烘干了的缸泥包着的工具半成品,放在炭炉上,然后开始鼓风,把缸泥都烧得通红,又烧了一段时间后,用铁钳子,夹到炉旁自然冷却。然后,把几个长条形的准备做车刀用的铸钢件,烧红锻打成张知木图纸给出的长方形状,然后放在炉旁慢慢冷却。

张知木请陆家父子过来,按照自己的图纸,用硬木做出一台木头车床来,动力来源是一个用牛皮带传动大轮带小轮传动机构,大轮,是可以两人摇动的。车床这边被动轮上,还配了一个石盘,作为蓄能和稳定用。本来张知木以为车床上的顶盘和卡具这头的同心问题要费些工夫,可是陆家父子,吊几根线,几把尺子就解决了。看来,哪个时代,能工巧匠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从那,以后张知木遇到问题,绝对不自己在那苦思冥想,而是拿出想法,让大家一起参谋。

准备好车床,让李云鹤把一块磨石穿在一个木棍上,把枪管铸件内孔内的砂子磨掉,并把渣子都清干净。这是很费功夫的活。陆家父子也换着帮李云鹤干这费力又费工的活。先清理出两根,把两根铸件内孔磨得铮亮没一点残渣。

等缸泥都冷却了,把泥都打碎,在把工具上的碳粉都冲洗掉,晾干。找来一块铁,用大板挫,试一下,铁沫子很快就掉下来了。渗碳成功,工具成了。试了那几样都不错。然后把准备做车刀的方钢卡住,张知木亲自将挫出一把车刀,这可是大学期间下厂实习时把手磨出几个大泡,练出来的功夫。然后让李云鹤照着又挫了几把。都挫好后,就把车刀刀口部位放在火上烧红然后人在水里淬火。

张知木挑了两根根铸好的比枪管长些钢条和两根比枪管长两倍零四寸的刚棒,放在炉子里烧红。然后让李云鹤和帮捶的李威、刘云锻都打成长四尺和长八尺,粗八十厘左右的圆形钢棒,放旁边自然冷却。这个尺寸,张知木费了点功夫换算出来的,因为现在的没法采用公制计量单位,现在长度计量单位是丈尺寸分厘豪丝忽,与公制的对应关系是三尺=一米。而一丈=十尺,一尺=十寸、一寸=十分、一分=十厘、一厘=十豪、一毫=十丝、一丝=十忽。

这样张知木想制作的枪管内径为十五毫米就是四十五厘,也就是四分五厘。古时说的丝毫不差,那精度是相当高的。等锻好的钢棒凉了之后,拿过来卡在车床上,另一端用圆盘顶死。用一个硬木卡具,把车刀卡住,放在滑道上。两人开始摇大皮带轮,一点点加速,等加速到一定速度后,开始一点点进给车刀,每给出一点进刀量,都沿着滑道从头到尾加工一边,凸凹不平的钢棒一点一点变得光滑起来,成了一根圆圆的铮亮的圆棒。看着变化,每个人都被这神奇的事情刺激的异常兴奋。加工到后面时,每加工一次就用自己做的卡尺量一下,张知木一再提醒,千万注意不能加工成一头大一头小。张知木让李云鹤把钢棒加工到直径是四十四厘,然后车刀换磨石在表面磨一遍,最后又用油石磨一遍。这时钢棒表面已经光亮的可照人了。同样的钢棒加工出两个。分别在端头,用錾子打出一和二标志。加工完两个钢棒,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几人都高兴的不得了。张知木把自己的茶壶拿出来,让大家歇着喝茶。那帮着摇轮的壮汉刘云、李威和陆家父子,累的衣服都湿透了。张知木想这靠人力,做试验可以,生产可不行,说:“一会,大家在努努力,把两个长棒加工完。以后,不能用人来摇,要想办法改成牛马能带动的。”

见大家歇过一口气了,张知木带头动手把两根长八尺的刚棒夹在车床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